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兴趣,这一点被许多教育学家肯定,也已经被家长们普遍的认识到。孩子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,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,想要了解更多学习更多,是孩子的天性。然而为何有些孩子的这种天性会消失呢?下面诺亚舟幼儿园小编来说说:
1:当学习从“享受过程”,变成了“强求结果”
孩子喜欢学习,是天性也是好奇心的驱动,当他们学到了知识的时候,他们自然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受到鼓舞。幼年时期学习的内容,无非是学得快或学得慢,一般并不存在学不学的会的问题,因此无论他们花多少时间学会,他们并没有强求学习结果的意识,所以孩子对学习也并不应该存在恐惧和畏难的心理。
遗憾的是,成年人会强加这种“结果导向”的意识给到孩子。孩子开始慢慢的意识到,他们学习必须更快的学会,必须比别的孩子学得好,否则就是不对的,就会挨批评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对于那些学什么都很快的孩子,他们依然能够得到正面激励,但是对于天赋不均衡的孩子来说,学习让他们所感受的单纯的快乐,开始慢慢的消失了。
诺亚舟幼儿园小编觉得当学习的意义必须以结果来衡量的时候,就只有结果能够驱动学习了。那么不需要结果的时候呢?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“熬”到了大学就不爱读书了,因为他们已经“对得起”自己,已经不需要强求结果了。
2:当学习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而是让孩子充满压力
给孩子带来学习压力的还不仅仅是“过程”和“结果”的问题,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有形和无形中的各种压力。
有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,或用言语,或在他们的行为表现中,无时无刻不在说明一个问题:为了让你好好学习,我们为你付出了许多,牺牲了很多。
当孩子接收到这些讯息的时候,压力就进一步的发展了。能够学好的孩子还算能够承担这样的压力,不容易学好的孩子则只能靠压力所产生的责任感来维持学习的动力,本身天性上的学习兴趣开始进一步消失。
对一件事情有兴趣,才更容易把事情做好,才真正的能够挖掘自身的潜能。因此,中国的太多孩子们依靠责任、压力、社会规则去学习,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。
3:当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从无条件变成了有条件
本来孩子喜爱学习是一种天然的内驱力,但是慢慢的孩子就会发现学习其实是有条件的。学习可以为自己赢得奖励,也可能使自己遭受惩罚。
事实上,孩子最好的学习状态是完全自发的专注于一门功课。当学习成果好的时候,考试成绩本身就是一种正激励,父母只需要给予肯定和支持。如果考试成绩不好,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沮丧的情绪,此时他们需要父母理解他们的情绪,并且最好是提供一些可行的又不会让他们充满压力的解决方案。
因此,有关学习的所有措施都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自然行为。而不是像很多父母所做的那样,不断的胡萝卜加大棒,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不断的奖励和惩罚,看似是创造了一种非常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,但实际上奖励和惩罚都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奖励和惩罚都在强化一种心理暗示:学习是被强迫的。潜台词就是:没有人爱学习,只是因为学习赋予了必须的生活条件,我才不得不学习。
诺亚舟幼儿园小编觉得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就变成,父母用表扬和批评、奖励和惩罚来控制孩子,而孩子呢?实际上也是用自己的学习成绩、学习态度以及和学习有关的一系列行为来反控制他们的父母。我考试考得好了,就要得到什么,我认真做功课了又要得到什么。或者反之,我考试考得好了,认真做功课了,总算能不挨骂了。
慢慢的,孩子对学习从无条件的兴趣完成变成了有条件的,而这种条件是不能被持续满足的,因为用奖励激励学习,奖品要变得越来越大;用惩罚来激励学习,惩罚的效果则会变得越来越差。
学习不再是孩子由衷喜爱的一件事情,而是变成了谈条件的筹码,而父母手中握着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少。
4:当学习变成了阻碍孩子,做喜爱的事情的绊脚石的时候
每个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喜欢的事情,但这些事情对学习看上去至少没有直接的帮助。开明的父母就会懂得如何平衡孩子的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,帮助他们养成自控能力,合理的安排时间。但是还有些父母就会简单粗暴的阻止孩子去做那些喜爱的事情,而且打的旗号光明正大无可反驳:“都是为了好好学习,都是为了你的未来”。
于是,学习就变成了一颗无辜的绊脚石,这样让孩子怎样才能由衷喜爱学习呢?
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,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,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、研究者。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,这种需要尤其强烈。
图文转载来自互联网,由诺亚舟幼儿园官网小编收集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