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亚舟幼教:当你抱怨孩子不懂事、不爱你,也许是因为你没有教会TA如何爱……
毕淑敏曾说:“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,就像不会呼吸的鱼,出了家庭的水箱,在干燥的社会上,他不爱人,也不自爱,必将焦渴而死。”
在生活中,很多家长也有许多“委屈”的时刻:自己为孩子日夜操劳,那么辛苦,孩子却不懂事、不听话,更加不会心疼自己,让人心寒。
其实,究其原因,并不是孩子不懂事,而是家长没有教会孩子如何爱……拥有爱的能力,学会爱别人,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,最开始就是从爱父母开始。
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,往往具有同理心,会尊重、关心体贴别人,有责任感。这些良好的品质,会让他成长为更加优秀、幸福的人。
那么,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要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呢?来听听诺亚舟的建议吧~
一、父母的爱要适可而止
不会心疼父母的孩子,很多是被“宠”出来的。在家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: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、给孩子特殊待遇、有求必应。这些自以为爱孩子的方式,其实是走入了溺爱的误区。
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视父母的照顾和付出为理所当然,只会一味地索取,以自我为中心,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。
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:“一切都给孩子,牺牲一切,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,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。”
父母能给孩子很多爱,却不能代替孩子长大。该做的事,还得交给孩子自己做;该经历的挫折,不要帮他避免;该承担的责任,应该让孩子从小学着承担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在真实的生活中,成长为心智成熟、人格健全的人。
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钱志亮建议家长们可以从以下3点出发:
1.不包办一切,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做力所能及的家务;
2.不无底线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,家里什么条件,就怎么养孩子,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;
3.不以孩子为家庭的中心,事事迁就,让孩子懂得敬爱长辈,关心他人。
二、给孩子创造爱的机会
有些孩子,不是不知道心疼父母,而是父母没有给他心疼自己的机会。有句话说:“女子本弱,为母则刚。”为人父母后,家长习惯藏起自己的情绪和弱点,展现给孩子的都是强大、坚韧的一面。
所以在许多孩子眼中,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,不怕辛苦,不怕脏不怕累,什么事情都难不倒,不觉得父母需要爱和关怀。因此,家长需要多给孩子付出行动、表达关心和爱的机会,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。
学会示弱,让孩子帮自己做事,比如:和孩子逛超市的时候,让孩子帮忙拎袋子、推车;让孩子帮忙扔垃圾。并在孩子做完后,表达对他的感谢:“有你真好!”“帮大忙了!”
偶尔也可以表现出真实的情绪,和孩子聊聊自己的烦恼、心情,给孩子关心自己的机会。
爱的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不但能建立起同理心和责任感,也会在付出和给予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,变得更加自信。
三、爱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
还有一些不会心疼父母的孩子,是家长爱的方式不正确造就的。不可否认,很多家长只是在以“自以为对孩子好”的方式去养育孩子,并将其称之为“爱”,并没有思考孩子真正的感受和需求。比如,对孩子缺少陪伴、总是否定打击孩子、过度包办控制。
错误的养育方式、沟通方式,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尊重、接纳和爱,亲子之间充满隔阂与矛盾,那么孩子自然不会爱父母。
爱,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,更重要的是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出发。教育孩子,更是如此。空有爱的热情是不够的,还需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和技巧。
什么是真正的爱呢?
诺亚舟认为,父母爱孩子,首先就要舍得花时间精力陪伴孩子,多交流沟通,尤其是在孩子0-6岁阶段。其次,要学会尊重孩子,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看待。
这意味着父母要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,理解他的情绪,照顾他的自尊心,不随意斥责、辱骂、打击。
最后,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、控制孩子,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心声,有些事情上允许他自己做选择、做决定。亲子之间有健康良好的爱的流动,孩子充分感受到爱,才能学会爱。
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。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